隆雪森柔槟四州华堂、林连玉基金、五大宗教理事会、淡米尔基金、《连环扣》全国行动小组(NIAT)等47个团体联署反对政府继续把《连环扣》(Interlok)用作中五国文科文学课本。联署文告抨击《连环扣》全书充斥马来人主权(Ketuanan Melayu)意识形态,试图巩固华人和印度人是外来移民的印象,刻板化三大族群之间的负面形象和社会关系。联署文告促请社会大众关注,《连环扣》并非“中五马来文学”(Kesusasteraan Melayu)科目的课本,而是“中五马来文”(Bahasa Malaysia)科目的“文学部分”(KOMSAS - Komponen Sastera or literature component)。换言之,此书是所有中五国中生必读必考的科目,长久而言必定荼毒学子的思想,这是非常严重的。文告指出,《连环扣》通书充斥着令人极度不安的马来人主权意识,因此担忧学生将代代被灌输“你主—我客”的不平等地位观念,继续视华人、印度人和其他群体为二等公民。“《连环扣》和灌输种族主义思想的国家干训局(Biro Tata Negara)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为分裂族群和破坏国民团结埋下伏笔...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Thursday, March 24, 2011


49个团体联署严厉谴责马来亚大学校方再次援引《大专法令》行驶专制权力,无理冻结马大学阵学生代表郑传毅的资格,罔顾校园民主与学生权利,并促其撤销控状。以全国大专团结联盟和各大学前进阵线为首的49个团体在联署文告中指出,当选的马大学生代表郑传毅和玛丝杜拉(Masturah Abu Bakar)分别被指控呈交假的病假单以及遭警方调查而遭冻结学生代表身份,校方此举显然旨在削弱学阵的声音、打压校园的异议分子。其中,玛丝杜拉被拐带失踪超过24小时,校方不去改善在校园选举期间对候选人的安全保障,反之对付玛丝杜拉,联署团体直抨校方本末倒置。他们吁请马大校方,尊重全体马大生票选出来的校园选举结果,放弃使用任何手段打压学阵的学生代表,同时恢复郑传毅以及玛斯杜拉的学生代表身份,共同建立校园民主。以下是联署文告全文:我们,严厉谴责马大校方再次援引《大专法令》,行驶专制权力,无理冻结马大学阵学生代表资格,罔顾校园民主与学生权利。当选的学生代表郑传毅将在今天(3月24日)下午二时出席听证会。我们认为,马大校方冻结两名学生代表资格多此一举,也再次证明了校方为了削弱学阵的声音,而不择手段打压学阵的行为。校方不但以呈...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林连玉基金、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等八个团体批评教育部拒绝让尊孔国民型中学搬迁至冼都,令人极度失望;并认为政府不能有差别待遇,歧视国民型中学,剥夺国民型中学学生的基本受教权益。文告表示,政府应为尊孔国中提供校地和承担所有建设经费,负起国民型中学的建设与发展责任。文告批评说,教育部长慕尤丁给予的理由,指“该片校地已被建议作为国民学校的政府教育保留地”,“所有准备迁校的学校,须自行寻找校地,而不是使用政府教育保留地,而所有建校费用也应由该学校承担”,是完全不合理的。“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同属政府中学,教育部不能有差别待遇,歧视国民型中学,这形同剥夺国民型中学学生的基本受教权益。”文告指出,尊孔国民型中学和尊孔独中共用校园50年,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现有学校设施已经不敷所用,而且限制两所学校的发展。文告促请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显示诚意,为尊孔国民型中学提供校地和承担所有建设经费,负起国民型中学的建设与发展责任。“教育部岂可说觅地建校责任在董事部?这违反华校改制当年的承诺,也突显改制50年后,国民型中学还无法获得平等对待!”联名发表文告的八个团体是:连玉基金、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韩江校友会总会、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坤成校友会、新纪元校友会、槟城独中教育基金会、南强学校校友会。发展学校是政府责任文告表示,在1960年代华校改制风波中,政府和马华公会许下诸多承诺促使华校改制,包括“董事会从此不必为经费操心,可减轻家长负担”等。因此华校一旦接受改制,其运作、保养、建设和发展的责任都在政府,而非董事部。文告认为,马华公会也应恪守60年代所作出的承诺,确保国民型中学获得政府的公平对待,莫让它成为国民教育制度的弃儿。文告也呼吁,在迁校课题上,尊孔国民型中学能够与尊孔独中、华教组织和华团步伐一致,向政府争取应有的教育权益。“华社应该结集力量,要求政府对国民型中学必须负起所有责任,包括提供适合地段让尊孔国民型中学建校。...
Tuesday, March 22, 2011


我国华教运动始终无法走出华社的局限,向来都是这个悠久的华社社会运动的备受争议之处,政治学者黄进发指出,华教运动裹足不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华教人士的“族裔民族主义”作祟,导致华教始终无法走出华社的框框,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他批评说,华教人士虽然常以“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为基础,来动员华社参与华教运动,但实际上,现在真正在推动华教运动的主流思想,却是“族裔民族主义”。他举例,加拿大的法裔魁北克人与英裔,经常在各个不同领域相互对抗,但说法语的魁北克人基于己方的生殖能力慢,人口逐渐变少,不惜吸纳同样说法语的海地黑皮肤卷发人,以增加人数与英裔抗衡,因为对他们而言,文化是超越种族的。董总有多少非华裔职员?“董总的规模是很大的,(但是它)有多少个非华人?除了警卫和洗厕所的阿嬷之外,有多少个非华人?”他说,如果华社批评政府不聘请华裔当公务员,是因为那不堪一击的“华人不懂马来文”的语文条件,“那董教总不请非华人的原因,是因为语言问题吗?”“如果是,你怎么解释,华小10%的非华人学生去了哪里?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准备向法裔加拿大人这样,去包容、吸纳和培植讲华语的非华人?”“我们没有做到,今天(如果)...
Monday, March 21, 2011



在撰写了《华教运动,动或不动?——反思新纪元学院发展文集》之后,民主行动党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希望能通过批判现今的新纪元学院,达致“对话”和“超越”的目的,本身也可“告别”华教课题,让更多年轻接班人能继续为华教奋斗。他希望,本身可藉由此书对新院的批判,可让华社了解到,如果华社的知识缘由的产生和酝酿是马虎的话,那华社就无法拥有跨越性的思维。他举例,巴基斯坦籍旅美回教研究泰斗法如斯(Fazlur Rahman),曾严厉批评拥有千年历史的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尽管掀起该大学内部的激烈反弹和招致许多人的言论围剿,但法如斯却认为,本身是本着爱资哈尔大学贵为回教世界的知识创造与传承中心,来质疑它。刘镇东昨晚在此书的新书推介和论坛上发表简短谈话时,如是指出。误以为南洋大学是典范NONE刘镇东在该书的自序中也提及,本身理想中的新纪元学院是汇聚拒绝被体制收编、抗拒私立学府的盈利逻辑的公共知识分子的阵地,也是通过文理学院式(liberal...
Tuesday, March 8, 2011


由新纪元学院校友会主办,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协办,《告别新院.告别华教“华教运动,动或不动?:反思新纪元学院发展文集》新书推介礼和论坛将在本月14日(星期一)于隆雪华堂楼上讲堂正式举办。此活动的主要宗旨是希望透过此小书的推介现身,与关怀华教运动与公民运动者,共同回首新纪元学院发展的来时路,既是为了告别失去大学理想性格的新院、失去社会运动张力的华教;更是为了超越新纪元、超越华教运动,追求知识与社会正义的潜在力量。当晚推介礼嘉宾是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陈友信。论坛主讲人分别是时事评论人黄进发、华社研究中心(华研)副主任詹缘端以及华研担任分析员黄集初。当晚的主持人则是《东方日报》资深记者蔡青翰,而,《告别新院.告别华教“华教运动,动或不动?:反思新纪元学院发展文集》作者刘镇东也将会到场出席与现场主讲人、观众交流。新书推介礼和论坛的入场时间为晚上8时正。若有任何疑问,可以联络刘先生(012-6788958)或谢先生(03-2274 6645)。而若有兴趣订购此新书,可以通过邮购方式,在支票抬头注明:Persatuan Alumni Kolej New Era Kajang,或直接汇入银行帐户(Maybank...
Friday, March 4, 2011


新纪元学院校友会全体理事,对于隆雪华堂前会长颜清文的逝世表示无限的惋惜,并且给与其家属深切的关怀。虽然颜清文的逝世对于华社来说是一大损失,但是可敬的是,其敢怒敢言、正义凛然的精神将永存人间,也值得作为后辈的我们学习。昔日,新纪元学院一众校友,就曾在颜清文所领导的反对马华收购南洋报业中共同进退,获益匪浅。如今,新纪元学院校友将延续其理念,以民主开放为原则,为各社会、华教等议题坚守立场,永不退缩。另一方面,在华教发展上,颜清文也积极参与捍卫、建设南华独中,劳碌奔波为母语教育奋斗多年,在华文教育上可谓是鞠躬尽瘁,被誉为“南华独中之父”可说是实至名归。在未来的日子,新纪元学院校友会将以颜清文为楷模,为华教集思广益,参与建设华教事业,群策群力,互相扶持,为捍卫母语教育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